預防社會黑洞:柬埔寨詐騙案的教訓——你的「資訊危機」判斷力在哪裡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詐騙案件,尤其是令人聞之色變的「柬埔寨詐騙」,不僅造成無數家庭破碎,更敲響了「資訊危機」的警鐘。

據《中央社》報導,2024 年上半年,台灣刑事局統計,遭受柬埔寨詐騙的國人報案數高達 1,850 人(數據持續上升),財產損失逾 15 億元新台幣。另根據《聯合新聞網》的報導,2024 年針對境外電信詐騙的受害者分析顯示,近七成受害者為 20 至 40 歲的青壯年,顯示詐騙集團的目標客群日益年輕化。

我們必須培養批判性思考媒體識讀的能力,才能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看穿詐騙集團的糖衣毒藥。


詐騙手法演變:從網路釣魚到「殺豬盤」的精密獵捕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從早期的網路釣魚、假冒親友借錢,到近年來盛行的「殺豬盤」,每一步都精心策劃,一步步將受害者推向深淵。

殺豬盤」是一種結合網路交友和投資詐騙的騙術。詐騙集團先在交友軟體或社群媒體上,偽裝成條件優越的對象,與受害者建立情感連結,俗稱「養豬」。一旦取得信任,便開始誘騙受害者在虛假的投資平台進行投資,並在初期給予小額的「回報」,讓受害者深信不疑,進而投入更多的資金,最終血本無歸。

這種詐騙手法之所以屢屢得手,關鍵在於詐騙集團精準地掌握了人們的心理。他們擅長利用情感操控,讓受害者在不知不覺中放下戒心;更巧妙地運用虛假的資訊,例如偽造的投資平台、誇大的獲利數據,來營造「一夜致富」的假象。


家庭教育的必修課:培養孩子的「危機意識」

面對日益複雜的社會風險,危機意識不再是教條,而是孩子們最基本的「生存技能」。父母必須主動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建立起防範詐騙和資訊陷阱的防火牆:

  1. 「免費的最貴」警示:教導孩子對所有「快速、輕鬆、高回報」的承諾保持高度警惕。讓他們理解,現實世界中,任何超乎常理的好處背後,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2. 建立「三不原則」:不輕信陌生人提供的「賺錢機會」;不隨意點擊「非官方」的連結;不因「恐懼或愛意」而輕易提供個人財務資訊。

  3. 練習情境模擬:與孩子共同討論真實的詐騙案例(如新聞中的交友、求職陷阱),引導他們設想自己會如何應對,並分析詐騙集團是如何利用他們的情緒和弱點


掌握「資訊危機」判斷力:四個自救原則

除了建立危機意識,我們必須培養獨立判斷的能力。

  1. 保持懷疑的態度:對於網路上的陌生人、來路不明的投資訊息,切勿輕信。記住:任何「過於美好」的承諾,都極有可能是詐騙。

  2. 查證資訊的真實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或轉帳決定前,務必透過可靠的管道查證相關資訊。尤其是投資平台,應確認是否有官方金融機構的許可。

  3. 警惕情感操控:對在網路上過快表達愛意、急於談論金錢的對象,應提高警惕。學習辨識情感操縱的話術。

  4. 加強媒體識讀能力媒體識讀並非只是辨別新聞真假,更是一種思辨能力的培養。當我們面對鋪天蓋地的資訊時,是否能撥開迷霧,看到事物的本質?


常見問題

Q1:我應該如何分辨網路上的交友對象是否為詐騙? 

A1: 注意對方的言談是否過於完美,例如過度讚美、過快表達愛意。對於要求提供個人敏感資訊、急於借錢或介紹投資的對象,應提高警惕。

Q2:如果我被詐騙了,應該怎麼辦? 

A2: 第一時間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報案。同時,保留所有與詐騙集團的溝通紀錄、匯款證明等證據,協助警方偵辦。

Q3: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媒體識讀能力? 

A3: 多閱讀不同來源的資訊,並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事件。學習辨識新聞的來源、作者,並注意文章是否有偏頗或煽動的言論。


境外詐騙手法類型受害者比例

詐騙手法類型受害者比例 (%)
投資詐騙(殺豬盤、虛假平台)45
網路交友詐騙(情感操控)35
假冒身分詐騙(親友、公務員)10
其他10


#詐騙 #柬埔寨詐騙 #媒體識讀 #批判性思考 #資訊安全 #網路詐騙 #防詐 #投資詐騙 #殺豬盤 #數位素養

《愛玩家》

「愛玩愛家愛玩家」這裡是您探索家庭潛能的歡樂園地!我們分享科技、教育、親子、旅遊與生活,助您與孩子在玩樂中共同成長,點亮全家人的學習火花,成為彼此生命中最棒的「玩」伴!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