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共學,從家庭開始:打造孩子全人發展的黃金成長期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家庭教育已不再只是輔助學校教育的角色,更是影響孩子情緒教育學習策略與未來社會適應力的關鍵所在。你是否也曾在陪孩子寫功課時感到焦慮?是否也曾在教育方式上和伴侶產生分歧?本篇文章將從親子共學正向教養的角度,帶你重新認識家庭中的學習力量,幫助父母與孩子一起邁向全人發展之路。


一、親子共學:不只是陪,而是一起學

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最常被忽略的一點是:「父母其實也是學習者。」當孩子在探索世界時,如果有父母一同參與,他們不僅能更有效地內化知識,也能透過與父母的親子互動建立穩固的安全感。這種模式已在許多家庭中被證實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學習心態自律訓練能力。

舉例來說,一位媽媽發現孩子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後,選擇每晚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並在過程中創造角色扮演的遊戲。結果三個月後,孩子不僅字彙量大增,還主動表達想參加英語營隊。這種將語言學習融入生活的方式,不只強化了知識,更拉近了親子之間的距離。


二、正向教養:學會情緒管理,也學會尊重

許多父母會問:「孩子總是愛哭、不專心,我該怎麼辦?」其實,孩子的情緒反應往往源自內在的壓力與未被理解的需求。此時,如果父母能透過正向教養的技巧,給予孩子空間表達感受,並引導他們進行情緒管理,孩子不但能減少衝突,更能學會自我接納與同理他人。

例如,當孩子因失敗而哭泣時,父母不應急著指責或安慰,而是可以說:「我看到你很難過,因為你很努力卻沒有成功,這真的很不容易。」如此一來,孩子會學會認識並接納自己的情緒,進而培養處理挫折的能力。


三、能力培養從生活開始:品格教育與問題解決

品格教育並非只有在課堂中才進行,日常生活才是最佳教材。當孩子願意分享玩具、主動幫忙做家事,這些行為正是負責任與利他的表現。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常常在與兄弟姊妹的爭執、課業挑戰中逐步累積。

父母可以藉由設定小目標(如:幫忙準備早餐、計劃家庭旅行),讓孩子練習時間管理與任務分配,這些實作不但提升了孩子的能力培養,也逐漸建立他們的自信與自主性。


四、讓閱讀變成習慣:學習啟發從故事開始

閱讀是打開世界的鑰匙。透過閱讀推薦,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探索不同領域,例如STEAM、文化、人文故事等,開拓視野與興趣。選擇內容豐富且具有啟發性的書籍,像是《小科學家的大發現》或《情緒小怪獸》,不但能引發孩子的好奇心,也能幫助他們在閱讀中學會同理、思考與判斷。

讓孩子每天固定10~15分鐘閱讀時間,不必強迫進度,而是重視過程的陪伴與討論,這樣的陪伴成長才是親子閱讀真正的價值所在。


五、賦能家長,打造全球公民的家庭教育藍圖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同樣也在成長。透過參與講座、社團交流、親職成長課程,能讓父母在家長賦能的路上走得更有信心。不僅如此,當我們將教育目光從課業拉高到全球公民素養,孩子能理解環境永續、多元文化、人權議題等價值觀,這才是邁向未來社會的核心能力。

若你也想與其他家長一起成長,不妨加入「兒童營隊&親子遊學站」這個Facebook社團,這裡有豐富的遊學資訊、教育活動分享以及許多優質資源,幫助你一起打造理想的親子共學生活!


小結:從家庭出發,學習是一輩子的旅程

孩子的學習焦慮、父母的育兒疲憊,都可以透過建立良好的家庭學習模式來解決。只要願意踏出改變的第一步,透過親子共學情緒教育能力培養等方式,父母與孩子都能在日常中共同成長。

下一次當你陪孩子寫功課時,不妨放下手機,抬頭看看他眼中的期待;下一次孩子問你世界為什麼這樣,你不必有標準答案,只需給他傾聽與陪伴,因為教育的本質,從來都不是輸出知識,而是一起走過成長的每一步。


如需更多親子互動學習啟發資源,立即點擊加入 👉 兒童營隊&親子遊學站,一起展開你的家庭學習革命!

《愛玩家》

「愛玩愛家愛玩家」這裡是您探索家庭潛能的歡樂園地!我們分享科技、教育、親子、旅遊與生活,助您與孩子在玩樂中共同成長,點亮全家人的學習火花,成為彼此生命中最棒的「玩」伴!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