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學校受傷:父母如何成為孩子最強大的後盾?

 


身為父母,我們最不願看到的就是孩子受到任何形式的傷害,尤其當傷害來自於孩子們每天學習成長的校園。校園裡的同儕衝突是無法避免的,小至推擠、捏人,大至更嚴重的肢體或言語霸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若日積月累,都可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然而,孩子們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例如轉眼就忘記、害怕再次受傷、或是不知如何表達,而選擇隱瞞這些遭遇。因此,家長敏銳觀察孩子身體與情緒的變化,並在適時介入,便成為保護孩子、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的關鍵。

我曾經也和許多父母一樣,經歷過孩子在學校受傷的震驚與心痛。我的兒子恩哥在幼兒園大班時,有一天傍晚,我赫然發現他右手臂上竟有七八處怵目驚心的瘀青。當我心疼地詢問時,恩哥輕描淡寫地說:「是跟我一起牽手的女生L同學捏我的,她常捏我。」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讓我又急又氣。我接著問他有沒有告訴老師,他回答:「我之前有跟老師講過,老師有跟她說不要這樣,但她今天捏得特別大力。」我心想,孩子明明已經求助過,卻還是受到傷害,這讓我既心疼又自責。更讓我訝異的是,當我問他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告訴我時,他只是天真地說:「我回到家很想吃點心跟玩,就忘記了。」

看著孩子手臂上的瘀青,身為母親的心頭像被針扎般疼痛,憤怒的情緒幾乎要將我淹沒。然而,我深知此刻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我深深地深呼吸穩住情緒,提醒自己必須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來處理。情緒激動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不僅可能嚇到孩子,也無法有效地解決問題。我當下便與先生進行討論,並決定由我出面,向學校老師反映狀況,並表達我們的立場與期望的處理方式。

在與學校老師溝通之前,我首先為恩哥做了心理預備。我耐心地向他解釋接下來的處理步驟,讓他對可能發生的狀況有心理準備。我告訴他:「媽媽明天早上會跟老師說這件事情,老師可能會找你談話,你就勇敢地說,是什麼就說什麼。另外,如果同學的爸媽來學校要找你談話,你要馬上告訴老師,請老師協助。」我希望透過這樣的事前溝通,讓孩子感到安心,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面對,而是有父母作為他堅實的後盾。在確認孩子理解後,我們便讓他安心休息。

隔天送恩哥上學時,我把握住與老師溝通的機會。我理性、溫和而堅定的表達了我的訴求:「恩恩右手臂有七八處瘀青,多半在與L同學牽手時發生,請老師協助了解與處理,評估他們是否適合繼續一組?也請通知L同學父母這件事,轉達他們,我對這個行為覺得生氣、不捨得孩子受傷。」老師聽完我的敘述後,立刻拉著我的手向我道歉,並承諾會好好處理。我特別向老師強調:「如果對方父母要出面處理,請事先透過老師安排,我不會直接找L同學談,也請同學家長不要直接找恩恩講話。我今天下午會再打電話給老師了解後續狀況。」我明確劃定界線,避免家長之間直接的衝突,因為這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讓情況惡化。

當天下午,老師來電告訴我處理的進展。她已經嚴肅地告誡了L同學,並請L同學再次向恩哥道歉,也細心地幫恩哥擦藥。更讓我感動的是,幼兒園主任也特別到班上與孩子們談話,甚至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教育孩子,讓他們知道在遇到問題時,要主動向老師求助。老師事後向我表達了虧欠與自責,她說:「恩恩有向我們反應過,但他仍受到傷害,我們反省自己做得不夠好,會再多注意。」我鼓勵老師,可以直接向孩子表達歉意,並請孩子再給老師一次機會,讓老師可以做得更好。同時,我也向老師提議,可以請L同學為恩哥做一件事來彌補,讓孩子學習為自己傷害的行為負責。

這個建議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兩位老師分別找機會當面向恩哥道歉,並與L同學討論如何為恩哥做一個服務的行動。最終,L同學決定親手畫一張道歉卡片送給恩哥,而恩哥也欣然接受了這份心意。這不僅讓恩哥感受到了道歉與負責,也為L同學提供了一個學習修復關係、承擔責任的機會。

夜晚睡前,我和恩哥聊起了事情的進展。當他得知有那麼多人關心他、愛護他時,孩子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說:「當我知道很多人關心我,我好開心!」看到孩子能夠從受傷的陰影中走出來,感受到溫暖與支持,身為父母,內心的石頭也終於放下。我們也趁機帶著孩子們,再次討論與演練自我保護逃離與求助的步驟,希望他們在未來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

面對這樣的事件,父母必須釐清處理的目標,避免在情緒中失焦。我們的目標是「停止傷害、讓傷害獲得道歉與負責」。因此,整個溝通的過程,都必須由老師(校方代表)居中協助,家長間的會談應在學校進行,避免直接對質。我們絕不直接找對方孩子,也不同意對方家長直接接觸自己的孩子,這是必須確立的界線。當雙方會談時,如果需要邀請孩子進場,應先告知對方家長自己會說什麼。

這種理性態度的處理方式,讓老師有處理的空間,也使對方家長感到安心,進而促成雙方的合作協調,共同改善孩子的行為。如果家長無法信任老師,直接找對方家長或孩子對質,最終雙方都會受到不良影響,孩子也無法從中學到正確的人際互動方式

處理同儕衝突,不僅是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更是教導他們如何面對挫折、學習解決問題、以及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一課。身為父母,我們是孩子最重要的引導者和支持者。透過觀察、溝通、協調與引導,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勇敢地面對挑戰,並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茁壯。

若您對兒童營隊或親子遊學有興趣,想為孩子尋找更多成長機會,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們的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64232396771866?locale=zh_TW

《愛玩家》

「愛玩愛家愛玩家」這裡是您探索家庭潛能的歡樂園地!我們分享科技、教育、親子、旅遊與生活,助您與孩子在玩樂中共同成長,點亮全家人的學習火花,成為彼此生命中最棒的「玩」伴!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