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成為莫內:從光影變化中看見自然脈動



當我們談到教育,往往會將學科知識分門別類,然而,世界從來都不是由單一領域構成的。特別是在今日,面對氣候變遷這類複雜的全球性議題,我們更需要跨領域的思維與學習方式。這篇文章將帶您一同探索如何透過藝術之眼,引導孩子觀察光影變化,進而反思氣候變遷,開啟一場結合美學與科學的深度學習之旅。


讓孩子成為莫內:從光影變化中看見自然脈動


您是否曾留意過,清晨、中午、黃昏的陽光,為何呈現不同的顏色?為什麼晴天、陰天、雨天的光線,又各有千秋?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現象,其實蘊含著豐富的科學原理。陽光穿透大氣層的角度、空氣中水氣的含量,甚至地球自轉所引起的四季變化,都會影響光的顏色與性質。

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內,就是一位對光影變化觀察入微的藝術家。他畢生熱衷於戶外寫生,在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或季節,反覆描繪光線與陰影的變幻。他那多達兩百多幅的「睡蓮」系列,便是他在自家花園中,捕捉晨昏、天氣、季節交替下的光影,所繪製出的曠世巨作。莫內的作品不僅僅是畫作,更是一份份關於自然光線的精確觀察紀錄。

寫生練習: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鼓勵孩子進行戶外寫生,是一種培養其敏銳觀察力的絕佳方式。這不僅僅是畫畫,更是一場有意識地記錄光影變化的過程。讓孩子用畫筆捕捉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不同季節下,光線在物體上的呈現。例如,可以引導他們比較:清晨溫暖的金黃色光線,與中午明亮且略帶白色的光線有何不同?雨天時,光線如何被散射,使得畫面呈現柔和的氛圍?

這看似漫長的過程,卻能讓孩子對自然產生深刻的感受。當他們長期觀察並連續記錄,會逐漸培養出分辨光線細微變化的能力,這不僅能提升他們的藝術表達能力,更能訓練他們的科學觀察力。如同畢卡索所言:「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每個孩子都擁有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讓他們以藝術家的視角觀察自然,透過繪畫或其他媒材表達內心感受,正是科學與藝術結合最自然的方式。


藝術創作:以藝術家視角反思氣候變遷


自然的變化通常是週期性的,日夜與四季循環,週而復始。在人類短短的百年壽命中,要觀察到地球環境的明顯改變並不容易。然而,近年來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我們在台灣已能明顯感受到夏天變長、冬天縮短、植物開花時間提前、颱風季節延後等現象。這些都是地球不斷增溫所帶來的真實改變。

過去,藝術家多專注於描繪自然的壯麗景象,記錄光影的變幻。然而,新一代的藝術家們則更擅長運用多媒體方式,透過他們的視角觀察自然環境如何受到人類開發與氣候變遷的影響。相較於科學家透過數據收集與資料呈現,藝術家的作品更能捕捉令人震撼的畫面,達到觸動人心的效果,引發觀者對環境議題的反思

例如,2023年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的《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特展,便透過加拿大攝影師與紀錄片導演的鏡頭,呈現人類為開發資源而大規模改變地景的狀況。而台灣導演齊柏林的《看見台灣》與藝術家楊順發的《台灣水沒》系列,也提供了許多在地視角,揭示了台灣土地所面臨的環境困境。這些作品以視覺的衝擊力,讓觀者深刻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嚴峻。


展覽介紹:讓孩子從沉浸式體驗中認識氣候變遷


為了讓更多人,特別是孩子們,認識並理解氣候變遷這個全球關注的議題,博物館與藝術機構也積極舉辦相關展覽。例如,2024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的《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特展,便運用了數位光雕投影、沉浸式劇場、擴增實境與互動遊戲等多元方式,讓觀眾在互動中學習。更重要的是,展覽希望觀者在觀展後能將所學轉化為實際行動,為地球降溫盡一份心力。

在《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特展中,特別邀請了藝術家林嘉貞展出她的作品《崩塌的景觀:沒有一個表面與其他表面相同》。這件三頻道錄像作品,紀錄了北極圈內冰川崩塌的影像與聲音,透過藝術家的視角,讓觀眾重新想像人類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當下的處境,並探討因社會議題與氣候變遷所導致的漸進性災難所帶來的駭人境況。

林嘉貞藝術家主修西畫,大學時期便熱愛登山,經常徜徉在自然環境中。畢業後她前往美國尋求更廣闊的藝術視野,並擅長運用影像、聲音、雕塑、裝置藝術等複合媒材進行創作。近年來,她特別關注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等個人與社會議題。她與許多科學家互動合作,從藝術家的視角去紀錄自然的變化,也讓科學資料展現出不同的面貌。這完美詮釋了藝術與科學跨域學習的潛力,兩者結合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共同探索自然之美。


從家庭教育開啟對地球的關懷


科學與藝術,都是探索自然之美、理解世界運作的途徑,只是表現方式不同。當兩者結合,便能激發出更深層次的學習與更廣泛的影響力。鼓勵孩子用藝術之眼觀察光影,並透過藝術創作反思氣候變遷,不僅能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與創造力,更能讓他們成為關懷地球、具有全球視野的新一代公民。

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您可以帶孩子到公園進行光影觀察,或是參觀相關展覽,例如《氣候行動-全球沸羅時代》特展,讓他們親身感受氣候變遷的嚴峻。更可以鼓勵孩子透過繪畫、攝影或任何他們喜歡的藝術形式,將他們對環境變化的觀察與感受記錄下來並分享。

如果您對兒童營隊或親子遊學活動感興趣,想為孩子尋找更多結合藝術與科學的學習機會,歡迎加入我們的Facebook社團:兒童營隊&親子遊學站。在這裡,您可以找到更多豐富的資源與資訊,與其他家長一同交流,為孩子的成長開啟無限可能。

讓我們一同引導孩子用藝術之眼觀察世界,用科學精神探索真理,培養他們成為對自然充滿好奇、對環境充滿關懷的未來公民。

《愛玩家》

「愛玩愛家愛玩家」這裡是您探索家庭潛能的歡樂園地!我們分享科技、教育、親子、旅遊與生活,助您與孩子在玩樂中共同成長,點亮全家人的學習火花,成為彼此生命中最棒的「玩」伴!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