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鏟子超人」:當英雄的熱血退去,如何療癒那份隱形的傷?

 



在花蓮遭受重大災情後,無數民眾自發性地前往災區,揮舞著鐵鏟,清理堆積如山的泥濘。這些被媒體譽為「鏟子超人」的志工,展現了台灣社會最堅韌、最溫柔的互助精神。然而,在感動之餘,心理健康專家紛紛發出警示:災後重建不只包括家園的清理,更包括心靈的療傷。

許多志工在離開災區後,開始出現情緒崩潰、失眠、無力感等症狀,社群上戲稱這是「鏟後憂鬱症」。這提醒我們:當別人的痛苦成為你的傷痕時,自我關懷與心理重建,與清除淤泥同樣重要。


隱形的創傷:為什麼「超人」也會受傷?

投入救災的志工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有兩種主要形式:

1. 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

這是指志工在持續凝視、傾聽災民的痛苦時,心靈像海綿一樣吸飽了沉重的情緒。雖然災難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因為同理心過強,導致他人的創傷間接轉化為自己的心理負擔。在災區現場的混亂、絕望,與志工原先的想像產生巨大落差,也可能造成衝擊。

2. 創傷後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

災難現場對五感是侵入式衝擊,包括泥濘的氣味、眼前的滿目瘡痍,甚至可能接觸到嚴重傷亡的畫面。這種全面的感官衝擊,容易導致人在返家後出現驚嚇、焦慮、情感麻木、做惡夢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創傷症候群徵兆。


衛福部啟動:救災志工的自我療癒指南

面對志工們的隱形創傷,政府與心理專業機構迅速啟動了心理衛生動員計畫,並成立「安心關懷站」,提供專業支持。心理專家特別建議「鏟子超人」們遵循以下原則來進行自我療癒與修復:

1. 優先安排身體的「排毒」與休息

  • 充足睡眠:返家後優先安排睡眠與休息,修復因高強度勞動和壓力而緊繃的身心狀態。
  • 健康飲食:攝取新鮮蔬果與蛋白質,為身體補足能量和維生素,以修復身體的損耗。

2. 遵循「安靜能繫望」五字訣

衛福部胸腔病院專家提醒,可以運用這五個步驟來進行心理整理:

  • 安 (安定):先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
  • 靜 (靜心):透過深呼吸、正念或祈禱來沉澱情緒。
  • 能 (做能做的事):做自己「能做到」的小事,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
  • 繫 (保持聯繫):向親友報平安,分享經驗,不要悶在心裡
  • 望 (懷抱希望):相信自己並不孤單,有社區與社會在支持。

3. 刻意整理與書寫

心理師建議,可以找個安靜的時空,每天至少書寫 15 分鐘,持續 3 到 4 天。書寫的內容應聚焦在自己的感受,而非指責他人,這是一種有意識的自我整理,能有效幫助創傷情緒釋放。


英雄,請允許自己脆弱

「鏟子可以鏟走泥土,而傾聽、陪伴與希望能鏟走心裡的重石。」

「鏟子超人」的行動,修復了災民破碎的安全感,啟動了在地居民自我療癒的力量。但在伸出援手的同時,請務必記住:救災不是衝刺,更是馬拉松。 請允許自己有情緒,允許自己感到疲憊,並勇敢地尋求專業的幫助。把自己照顧好,你才能有力量,陪彼此走過這段漫長的復原之路。


若您或身邊的志工出現以下狀況,請立即尋求專業協助:

  • 持續失眠、經常做惡夢。
  • 情感麻木、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 難以平復的焦慮或驚嚇感。


#花蓮光復 #鏟子超人 #災後重建 #心理療傷 #替代性創傷 #心理健康 #志工關懷

《愛玩家》

「愛玩愛家愛玩家」這裡是您探索家庭潛能的歡樂園地!我們分享科技、教育、親子、旅遊與生活,助您與孩子在玩樂中共同成長,點亮全家人的學習火花,成為彼此生命中最棒的「玩」伴!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